共享单车骑行时自动上锁谁负责?
日期:2025-10-17 10:30 浏览:

共享单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见交通工具。近期,不少用户反映,在骑共享单车时,遇到车辆突然自动锁止并停止的情况,导致其摔倒受伤。
为什么共享单车骑行时会自动落锁?用户事故谁负责?记者总部调查↓
多个领域的用户体验
骑行时自动锁止共享单车
上海的洪女士说,今年7月的一天早上,他在出行时扫描了一辆共享单车,但骑行几分钟后就发生了事故。 “等红绿灯转弯时,自行车突然停了下来,男子和自行车重重摔在地上,我检查车辆,发现锁是关着的。”
洪女士称,事后他对共享单车平台进行了投诉。尽管客服人员对此表示遗憾发生事故,给女士的骑行账户充值。洪某赔偿50元。但其并不承认车辆被自动锁止。
尽管平台拒绝承认洪女士的共享单车被自动上锁,但记者以“共享单车自动上锁”为关键词搜索社交平台发现,近期北京、广东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相关案件涉及多家共享单车平台。用户普遍反映,在等待红绿灯或骑行上坡时,车辆或车轮自动抱死,给用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对此,部分涉事共享单车平台回应媒体称,经技术团队排查,因技术缺陷,不存在自动锁车的情况。据推测,事故原因可能包括:用户没有关闭开关锁年龄大,因与手机冲突而误触“还车”按钮;或者,用户在没有扫描代码的情况下进入了别人上锁的车辆,而前一个用户随后锁定了车辆。
为什么共享单车骑行时会自动上锁?
关于共享单车自动上锁,相关平台给出的理由是否属实?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如果您在骑行过程中不小心按住了“返回”按钮,则锁定的可能性较低。
业内人士表示,用户在骑行时误按“返回”键导致车辆锁死的可能性极低。
记者首先在市面上常见的多个共享单车平台上对还车功能进行了实际测试。在正常骑行场景下,记者尝试点击还车按钮,却提示“系统发现车辆仍在移动,请稍后再还车”。各平台均出现“车辆已停止”的情况,无法完成锁止操作。即使车辆在低速行驶,自行车仍会继续之前的安全保护逻辑,提示“车辆未停止,锁止失败”;只有在车辆完全静止时才能完成锁止。
共享单车“远程上锁”需满足几个条件
该平台还给出了一个想象中的理由:即用户没有扫码就直接上了别人的车,而之前的用户随后锁了车,导致车突然锁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常见的共享单车车型都配备了“远程锁车”功能。如果用户骑完后忘记归还自行车,可以通过手机操作实现“远程还车”。“不过,这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某共享单车运营负责人表示他们会标记一个地点,并在该地点被淹没时收到提醒。一两公里后辅助将停止,但自行车不会锁止。锁定的可能性是,比如一个小时内,如果中控、GPS、信号检测确定车子不动,后台就会有锁定的命令。
尽管系统可以锁定从背景判断为静止的车辆之前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一些错误可能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锁定后台。 “如果中央控制单元损坏,信号丢失,系统就会判断汽车没有动,就会自动锁车。”
共享单车自动上锁可与“一码多车”相关
除了车辆本身的故障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共享单车之所以会自动锁定顺风车也可能与平台超额投放有关。
为抢占市场、扩大用户流量,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在本市部分区域非法投放大量车辆。存在“一码多车”的现象,即一个二维码对应多辆车。这种类型的干扰可能会导致系统故障并触发远程关闭。
湖北省武汉市,城管部门近日在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不少共享单车平台被交付逃避监管。
据城管工作人员介绍,平台上投放的车辆在运营前需要向城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车辆信息依赖于车身上的二维码,确保“一车一码”;但一些平台却采取了非法手段手段是逃避监管,超额交付,主导市场。
近期,市管、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多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追缴违法超标车辆10万余辆。城管工作人员表示,超量投放、“一码多车”混乱,不仅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乱停乱放等众所周知的问题,还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如果多人扫码共享单车,系统识别顺序容易混乱,导致骑行者状态错误,触发锁定指令,威胁骑行者的安全。”
专家:平台有义务保障车辆安全
如果您在骑行时发生事故,必须保留证据
专家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条规定,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必须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作为骑行服务商,为了保障车辆安全,共享单车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若因自动锁定问题未能保护用户人身安全,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不过,记者注意到,某共享单车平台的《服务租赁协议》虽然注明“卖方负责单车的日常保养”,但并不意味着其有义务实时保证所有车辆处于无问题的状态。此时,如果用户在使用相关服务时发生事故或损害,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若用户发生意外,除非证明是直接造成的,否则平台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车辆本身的固有缺陷。 ”
专家西纳比认为,平台在协议中单方面排除自己的责任是不公平的。
专家还提醒,如果用户在骑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受伤,应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保存现场证据,包括拍摄车辆及周围环境状况的照片或视频,并妥善保存订单记录、后续损坏病历等相关信息,并立即在平台进行投诉并向公安、交通等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共享单车平台的监管,建立健全共享单车行业标准,消除公众的安全顾虑。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十四五”期间,人民群众的饭碗将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充实。 “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用世界9%的土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和100多个部级地方技术平台。2025-10-15 10:49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与世界分享成就 外交部科技发展司司长林健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在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生产线和世界各地的家庭。到2024年,服务机器人保有量突破20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生活,让AI在材料领域的价值真正实现。制冰工人的安全和快速完成制冰作业自动驾驶汽车交付已走向大规模采用。截至去年底,无人监管配送车已超过6000辆。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过6000辆无人驾驶配送车投入规模应用,在100多个细分场景下为用户配送了数亿份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无车交通打通城乡经济循环的方式多种多样。 2025-10-15 10:20 人形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赋能千行万业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乃至众多家庭的“明星”。来自银河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已正式“加入”智能工厂,执行自动化质量检测、零件分拣等复杂任务。运输。 2025-10-14 09:57 两部门:2027年将制定30余项云计算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逼近狮子洋大桥,解码超越“世界”的突破。最长的主跨、最高的主塔高度、最大的锚地基础、最大的主缆规模、最多的车道数……狮子洋大桥汇聚了双悬索桥的诸多世界。 2025-10-14 09:55
卫星31号卫星成功发射。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31号试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重庆龙骨坡遗址发现剑齿虎粪化石。近日,从2025年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龙骨坡遗址第五轮发掘中发现的部分粪化石已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了解和应对结节。十几位国内外医学“大腕”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着提高,这让以往很难发现的小结节变得“无处藏身”。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的日益普及,甲状腺、乳腺和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加。 2025-10-13 10:26 让超强材料“生长”,新技术让先打印再选材。现有的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且强度不足,并且部件收缩严重,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增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创新。 2025-10-13 10:24
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双黑洞的“舞蹈”。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获得了两个黑洞在枕边机会向对方行走的射电图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瞄准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一个异常明亮的类星体,名为OJ287核心并成功捕获了两个黑洞相互擦过的宝贵图像。 2025-10-13 10:23 科技赋能,中国风电蓬勃发展。作为深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韵达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韵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起步、由弱到强的全过程。到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三台新风电机组中,就有近两台安装在中国。 2025-10-13 10:22 14日凌晨,木星和月亮将在双子座“幸福相聚”。 10月14日清晨,一场宜人的木星月相会,为初秋增添了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体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虽然是q尽管距离地球很远,但由于其尺寸,它在地球上看起来很明亮。 2025-10-13 10:19 首款2D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推出。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包括2D-CMOS电路协同设计、2D-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系统集成架构命名为“Changeing(CY-01)”架构。据了解,该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通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项目,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将万亿级项目整合起来。 2025-10-13 10:18
我国超重力领域大型科学装置主要设备已正式启动。近日,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主体设备竣工正式推出。 2025-10-11 09:44 科学家揭示了5600万年前北冰洋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论文指出,硫酸盐海洋浓度的变化可以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宇宙中有黑洞和白洞吗? 。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相同的“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和电荷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倒转了。 2025-10-11 09:40 “金钉子” “钉子”是地球的记忆(学术讲科普)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分世界各地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的“锚”,用来划定全球地质时间的界限。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