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到涉及老百姓的事情,习近平反复强调
日期:2025-10-20 09:57 浏览:

中新网10月20日电 习近平在涉及老百姓的事情上多次强调八个字。
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主持召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表示,“一定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主要价值取向”。
在谋划“十五五”规划布局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强调“涉及群众的事情关键是务实,一切政策措施都要务实有效,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
“尽我们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动。”从十九大报告到二十大报告,再到三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在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明确强调这八个字。
从字面上看,“尽力而为”强调主观能动性,而“量力而行”就是按规律办事。两者结合起来,凸显了发展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认识主观能动性与尊重法律目标的有机统一。
尽力而为并表现出责任感。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启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需要解决的是难以啃的硬骨头。此时,我们需要‘知山有虎,到山有虎’的勇气,继续推进改革。”
来自声明敲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折不扣”的旗帜,集中力量保卫蓝天、碧水、净土;从户籍制度改革让1.5亿农民工进城落户,到1.5亿多人实现安居梦、低保、低收入家庭的贫困住房确实没有解决,做了很多过去想做却没有做的基本事情。
“十四五”关键指标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民生福利。 102个重大工程项目中,在扩大教育质量、健康保障、“一老一小”等方面提出了28个民生经济项目。去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五年内完成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乙一个个都指向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瓶颈,也都指向了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关切。
量力而行,考验你的智慧。
我国经济工作涉及面广,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积累性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光是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有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儿童等问题,没有一个是容易解决的,每一个涉及的人数都是天文数字。”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思考时专门谈到人民经济工作方法。
“要有毅力和韧劲,做一件又一件事情,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做牛人”你的眼睛不好,肚子小。” “务实一点,脚踏实地。只写一张空白支票是不够的。应当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它必须是积极的,但也要在其能力范围内。”
“十四五”以来,民生领域的稳步发展和长足发展,实际上已经转化为人们的存在感和幸福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全国不同地区跨省待遇直接结算,惠及4亿多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主要的祈愿。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心系人民之心、天下之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在“十四五”末期和“十五五”规划的规划,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张是一致的。
|制作人:陈俊俊
|总策划:于兰
| 策划:吴庆才
| 协调员:马雪玲
| 撰稿:阚锋
| 校对:孙静波
|视觉:方
|中国新闻网“洗眼刀”工作室出品
|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