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新征程·非凡的“十四五”】生产力
日期:2025-10-10 10:27 浏览: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生产力是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动技术、数据、人才等各种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催生新生产力,争“新”、赢“质”,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新收获。
如何计划假期旅行?如今,大模型不仅可以规划行程、选择酒店、寻找美食,还可以提前预测景点人数、高峰时段出行,“强国必备武器”建设更加智能。万米深井钻井现场,智能大脑对探井速度等海量数据进行评估实时勘察地层结构,钻井效率提高30%;万吨巨轮,锈跑机器人飞上墙壁,每小时可完成50多平米锈迹上的跑锈。
新景象是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十四五”情节聚焦“新”,明确提出要顺应变革驱动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未来产业;我们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数字经济新效益。
“十四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创立了新合格生产力理念,用新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力新质量特征变革,关键是高质量,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他表示,要围绕发展新生产力素质组织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拥有了新的生产力品质。必须坚持从事实出发、先行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科技变革是新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 “十四五”期间,我国明确了国家层面科技变革五年规划,重点围绕重大科研投入、商变主体培育等20大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累计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变革中心16个,工信部187家重点实验室获认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推动金融变革支持,科技贷款和技术贷款年均增长高达27.2%。
五年来,顶层设计、创新技术、产业创新共同驱动。 “天宫”空间站的正常运行,推动电子、机械等领域在航天工业流程上的共同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重复,我国已成为全球拥有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世界,并深度融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领域。浙江德清是我国首个国家新通用人工创新创新发展试验区该国的国家。通过将人工智能与当地地理信息产业的效益相结合,小县城接纳了许多“国际流量”。正因如此,今年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技术团队和企业前来居住和合作。
五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7万家上升到50万家以上; “三新”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8.5%,占GDP比重提高18.01%。
随着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发生变化。在该钢铁公司,智能研发系统可以预测材料性能,将高端特铁新产品平均研发周期缩短56%;在生产线上,视觉检测系统对钢材表面进行毫米级扫描,将过去需要72小时的质量验证过程缩短至8小时。目前,超过80%全国有8家钢铁企业建设了智能集中控制中心。
如今,我国已建成基层智能工厂35000多个,绿色工厂6000多个。去年,18家传统制造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畅销全球。
当前,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深入推进,促进新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劳动力要素流动更加高效。 “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因地制宜地将发展新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